•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活动总结经贸局科学发展观工作总结

经贸局科学发展观工作总结

12-14 18:33:17   分类:活动总结   浏览次数: 757
标签:公司庆典活动总结,拓展活动总结,企业年会活动总结,http://www.qihang56.com 经贸局科学发展观工作总结,

  三、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发展共识

  (一)经济协作机构不健全,职能逐步弱化,必须贯彻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市经协办内部体制机制,强化区县经济合作机构。

  我市市级的经济协作机构由于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经协办1999年与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联动改革、政企分开后,一直比较稳定,但区县的经协机构目前只剩张店、沂源和高青三家,目前处在“上无头、下无腿”的状态,体制不顺,机构不畅,在工作落实上缺少基层渠道。为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贯彻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市经协办内部体制机制,强化区县经济合作机构。

  一是参照省内青岛及其它城市的做法,将经协机构的名称更改为“*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二是以与省发改委经济合作处、对口支援处上下对口为目标,合理调整内部科室设置和职责分工;三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充实经协机构的工作职责;四是争取市委、市政府、区县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强化区县经济合作机构。已有经济协作机构的区县,参照市里做法,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调整、充实工作职能,补充骨干力量,强化工作措施,承担起国内区域合作和对口支援的指导、管理、协调职能。没有经济协作机构的区县,要从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增创发展优势的高度出发,参照市里的体制组建经济合作机构,专门从事国内经济合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争取在市、区县二级形成健全的经济合作工作机构体系。

  (二)基层移民管理机构弱化,与三峡移民帮扶稳定要求不相适应,必须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强化区县移民管理机构,抓好对移民的“三项帮扶”活动,建立和完善移民生活保障体系,做好移民矛盾的排解工作,消除不安定因素,保持移民稳定。

  由于区县、镇、村换届,分管三峡移民管理工作的领导多次更换,对这项工作不熟悉,对三峡移民帮扶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区县移民管理机构也都是由发改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兼职,多数无专管科室和人员,无专项经费,在三峡移民集中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对继续做好三峡移民帮扶稳定工作的意识逐步弱化,有的甚至移民不找上门来就没有人主动去过问移民工作,一旦发生移民群体性事件,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做好三峡移民帮扶稳定工作,使移民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市上下有一个健全稳定的移民管理机构体系;有一支素质高、作风好、责任心强的移民管理工作队伍;有一块固定的、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经费支撑,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健康开展,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继续搞好对三峡移民安置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加强工作协调和指导,引导各级政府和领导进一步增强对做好三峡移民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加强对这项作的领导。二是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按照“有分管领导、有管理机构、有专管人员、有专项经费”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区县、镇、村移民管理机构,稳定人员,保障经费。建议区县三峡移民管理工作统一划归区县民政局负责,在区县民政局设立三峡移民管理办公室或三峡移民管理科,增加三峡移民管理职能、必要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移民安置镇、村由负责民政的同志负责移民管理工作,形成上下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体系。三是各级移民办要实行领导责任制,领导干部分工包区县(乡镇),定期深入基层指导工作,抓好对移民的“三项帮扶”活动,增加移民收入水平,做好移民矛盾的排解工作,及时化解、消除不安定因素,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使我市的三峡移民管理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三)经协机构人员结构老化,专业化素质不高,在工作创新和工作落实方面缺少领军人才,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加强经协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多年来市经协办在历次机构改革中一直是受冲击最大的单位之一,机构性质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没有及时补充高素质工作人员,目前人员老化现象较重,且派往*东明工业园管委会工作2人,下派包村1人,剩下的11名中层以下人员中50岁以上占半、女性占半,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不多,对党组重要工作举措和工作部署的理解力、执行力、创新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创新经协工作的步伐。今后几年,市经协办人员老化现象将越来越严重,陆续提前离岗的人员越来越多,急需补充部分高素质工作人员。在参照公务员管理性质确定后,要根据岗位工作的需要,要尽快通过人事部门招考录用部分有学历、懂专业、会管理的高素质工作人员。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专业化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经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四)对口支援工作体制不顺,形式单一,变单方支援为互惠合作的力度不够,必须全面落实东西扶贫开发战略,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建立对口支援专项资金,创新对口支援形式,加强与受援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区县多数没有经济协作机构,区县指定分管对口支援工作的部门没有这方面的人员编制和职责界定,分管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变动较为频繁,有的无专人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一定的连续性,面上工作缺乏日常化管理。同时,兼管对口支援工作的部门缺少这方面工作的日常经费渠道,日常工作经费不落实,影响了对口支援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目前,在对口支援工作中,主要以支援资金和物资为主,在发挥双方优势,加强双方经济技术合作,推动我市企业利用对口支援平台“走出去”,寻求更大发展空间方面,缺少基层机构的有力支持和工作落实。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根据换届后的领导和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区县对口支援工作领导机构,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县经济合作机构或发改局经济合作科,有条件的区县可在发改局增设对口支援科。二是建立对口支援专项资金。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都要建立起稳定的对口支援资金筹集渠道,这是长期做好这项工作的基本保障。建议参照青岛市的做法,在市财政设立对口支援专项资金,用于对西藏昂仁县、新疆喀什地区和三峡库区重庆市忠县的资金、物资援助和有关帮扶项目的实施。同时,各级财政要给予对口支援工作部门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正常开展工作的经费需要。三是加强对口支援双方的互利合作。单方面支援是对口支援工作的必要形式,但长期停留在这种单一的形式,不能更广泛地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参与对口支援的积极性,不能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西藏、新疆和三峡库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我市与受援地区在经济上有较强的互补性,要借助我市在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根据西藏、新疆和三峡库区的不同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挥双方优势,加强企业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区域合作层次不高,参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机制尚不健全,必须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区域合作的有效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全面合作”的方针,不断提升区域合作的层次和合作成效。

  友好城市间的合作和参与西部大开发工作有待从相互走访考察和参加洽谈会阶段,向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迈进;政府在区域合作组织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组织和推动企业参与区域合作的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参与环渤海区域间的政策、规划、产业、市场衔接以及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旅游等方面更高层次的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是积极探索和开拓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新领域。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优势、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大量的项目及投资优势、优惠的政策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优势,西部大开发为东部地区拓展空间提供了巨大商机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把握先机,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把我市综合优势与西部地区的开发、资源、市场优势紧密结合,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自己。二是积极探索和构建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新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全面合作”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和合作成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存在问题

  我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工学矛盾突出,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尤其是临近年底,各项业务工作非常忙碌,虽然在两结合、两促进上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但仍感觉工学矛盾压力较大;二是个别党员干部对活动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存在被动学习的思想,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由于学习阶段时间短、内容多,很难学深学透,学习在联系实际求实效上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调研时间仓促,有些问题还没有研究透彻,如在三峡移民管理问题上,有待下步继续完成对所有安置区县的实地调研,进一步研究探讨切实可行的措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