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农居点用地整理计划
12-14 18:33:02 分类:计划规划 浏览次数: 608次P --- 规划年农居点占房人口
(2) 规划期间农居点整理潜力计算
规划年与基期年农居点规模之差B-A即为整理潜力.。
为了使规划具有可选择性,我们根据K值的不同,制定了五套方案,其中K值分别取30%、40%、50%、60%、70%,并由远期数值推算近期结果,见表7。
表8 规划期完成农居点整理目标的百分比 单位:%
差异并不大,但和各乡镇的整理结果则差异较大,从方案一至方案五,整理力度不断提高,与农居点建设目标也越来越接近.若按折中方案,即方案三计算,则20xx年人均用地指标为84.74平方米,1997-20xx年全县可整理出土地 352.47 公顷.
四、农居点用地整理规划
(一)规划原则
1、在已编制村镇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农居点整理;
2、严格控制土地供给量,正确引导需求;
3、积极盘活存量用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使农居点用地从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
3、 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目标、逐步整理、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二) 初步规划
根据实践经验分析,农居点用地的总量控制,必须以人均农居点用地指标严格控制入手,针对具体现状,制定人均用地指标,特别是上限指标,一旦人均用地达到临界值,该区域的农居点建设不得再增加用地,只能从存量土地中挖潜整理补充。
浙江省下达*县*年至20xx年的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要求补充耕地量733.33公顷,*县补充耕地的途径主要是农田整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废弃耕地复垦、土地开发、退园还耕等。根据这样一个总体要求以及*县农居点用地现状及潜力, 提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目标为:至20xx年农村居民点整理退宅总量为352.47公顷, 其中整理退宅还耕量为264.35公顷(按75%计算);近期农村居民点整理退宅总量为22.21公顷, 其中整理退宅还耕量为16.66公顷(按75%计算),各乡(镇)农居民点整理量、退宅还耕量。
(三)、农居点用地整理主要方法
*县境内有平原、岗台地、山地等各种地形地貌,而且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迥异,所以农居点用地整理应从实际出发,按不同区域条件采取不同类型的方法才切实可行。以下是适应不同区域的四种农居点用地整理方法:
(1)城郊结合部农村城镇化型土地整理
城郊与城镇距离很近,经济水平较高,农民的思想观念更新快,有较强的农村城镇化趋势。在整理这部分农居点用地时,应将旧村改造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相连,积极提倡建公寓式楼房,一般要求统建联建,这样可以降低人均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可将生产设施集中化,统一建设晒场、农具堆放地。
(2)小村并点型土地整理
自然村大多为历史上农民为方便生产而散居后逐步形成的,全县五十户以下的自然村落有许多,一些自然村甚至只有几户人家,而且往往离行政村较远。居民点的分散有许多不利之处:第一、行政管理不便。由于村落,分散使乡镇、行政村对其管理难以同步到位,一些政策、措施不能立即下达实施,使管理滞后,产生许多的矛盾和问题。第二、不适应社会主义县场经济需要,信息传播慢,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较长,难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使经济水平提高较慢,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趋缓。第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难配套。由于居民点分散,地形地势限制,无法进行村村“三通”。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为众多的小村落同时进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得许多小村庄卫生条件差,设施不齐全现象严重。对于这样的村庄基层政府应统一组织,将其进行迁并,采用就近相并的原则,将自然村迁向最近的行政村,原则上各行政村建立一个中心村,小村并点要打破村民小组界线,一个村民小组建立一个自然村,对于原来历史上形成两三个以上村民小组在一个自然村的,保持不变。在迁村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优化小村迁并方案。农户建新房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审批宅基地,并将原来的小村旧址进行复垦还耕。这样将零星变为集中,既便于政府管理,又能增加耕地面积。
(3)小村控制型土地整理
十户以上到几十户的小村庄在平原与丘陵低山地区都比较普遍。该类村庄交通条件一般,较近于行政村,但一时难以迁并。对于这样的村庄,尤其交通不便的畈中小村,可以采取控制村庄规模、在建新房中逐步向中心村集中的方法,在统一规划指导下,积极鼓励其到中心村建新房,回收旧宅基地以便退宅还田。也可以先将闲置地、废弃地进行有偿使用,再逐步改造旧宅基地,使村庄布局逐渐合理。该类村庄着重考虑的是在规划期内建房不能再占用耕地,其用地规模牢牢控制在现有范围之内,甚至缩小或迁移。
(4)中心村型土地整理
中心村的规模一般为几十户到数百户,其用地范围较大,在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这样的中心村很具有代表性。中心村的农居点用地整理要强调规划的核心指导作用,合理调整布局,走滚动式开发利用之路,切实做到先拆旧后建新,并按标准确定宅基地面积。提倡两户以上的农民联合建房,将群众住房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统一修建道路,统一平整土地和围填基础,统一安装电网和自来水,统一浇制基础,促使群众更加支持旧村改造工作。有些地方还可以为周围村落的迁村并点工作创造示范效应。基层政府也可以用奖励村集体农居建设用地指标的方法,把广大农民的农居点用地整理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农村集约利用旧宅基地、闲置地、废弃坑塘的工作,走出一条耕地总量稳中有升,村镇建设不断发展的新路子。
五、实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对策
1、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合理安排村镇用地
村镇建设规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各项用地的重要手段。目前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混乱、布局零乱、生活基础设施难以完善的现状,与缺乏村镇建设统一规划是紧密相连的。通过规划,合理安排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地进行功能分区,把村镇用地分为生产区、居住区和公共服务区,优化内部结构,可以提高各类用地的规模效益,也有利于各类用地的环境建设。因此,加强村镇建设规划,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最基本的要求。即使由于资金原因,一时难以保证规划的全部实现,但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民择址建房,逐步使规划得以实施。必须杜绝农户自行选址,各自为政的住宅建设,否则会使农村居民点发展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2、强化耕地保护机制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比较,其重视程度还不如计划生育的贯彻。耕地保护意识必须在农民心中深深树立。相应的耕地保护机制应该加强,包括经济保护机制,法律保护机制和行为保护机制。通过各项保护机制的强化,改变人们习惯占用耕地建房的观念,迫使人们走内部挖潜道路。
3、加强对村镇用地合理利用的管理力度
村镇用地合理利用的管理力度不够,是造成目前农村居民点粗放式利用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来限制宅居地的闲置、抛荒及其它不合理利用,使得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效率极为低下。在旧农村居民点中,由于火灾、搬迁或长期外出而出现的大片废圩地、闲置地、空置房比较常见,闲置几年,也无人问津,这种现象是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度,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我国台湾地区,就通过征收高额土地闲置税、空地税和荒地税,来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一做法就很值的我们借鉴。
4、搬迁与复垦相结合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伴随着大量零星村、空心村的搬迁,这些村庄的搬迁就直接涉及到旧宅基地的复垦。要保证搬适后的旧宅基地得到及时复垦,就必须把搬迁和复垦相互结合在一起,“谁搬迁,谁复垦”。在旧宅基地复垦中还要推行科学的复垦技术,尽快恢复地力,比如厩肥的推广施用、养地作物的回田 等技术都可使地力尽快恢复。
5、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专项基金
资金落实是农村居民点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建议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专项基金,基金可以从耕地占用税、农业开发基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体经济等多渠道筹集,个人筹资可以与整理后的土地利益分配相互联系。这样,集体、个人多方面共同努力,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资金保障。
文 章
www.qihang56.com 公文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县教育局教育工作计划
- ·下一篇:税务局工作思路
评论排行
计划规划 热门排行
- · 2017年下学期美术工作计划
- · 2017年公司发展计划
- · 宣传部2017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 · 2017年基层党建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 行政部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 · 2017年公司员工工作计划
- · 2017年市场销售部工作计划
- · 2017年教育局工作思路
- · 2017年销售主管年度计划
- · 2017年护士长年度工作计划
- · 公司2017年度计划大纲
- · 公司员工2017年工作计划
- · 2017年酒店销售部工作计划
- · 2017年新年的工作计划
- · 勤工部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 · 学校2017年度创先争优学习计划
- · 2017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 · 2017年春季学期教育局基教科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下学期高三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 · 党支部2017年工作计划(通用版)
- · 体验馆2017年工作计划
- · 2017年度春季学期班长工作计划
- · 2017年学习部新学期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