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一册文言文复习题_文言文大全
02-17 17:13:55 分类:文言文阅读 浏览次数: 606次
标签:高一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助读,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qihang56.com
初中第一册文言文复习题_文言文大全,
目似暝,意暇甚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孰为汝多知乎
子何恃而往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尔安敢轻吾射 [page]
五、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30分)
扁鹊出,桓侯曰: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b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韩非是________末年韩国的公子,重要的________家,是______家学说的代表人物。(3分)
2、本文写了蔡桓公因____________而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用“~~”划出这个故事的结局。(3分)
4、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不治将益深 ( )
②司命之所属 ( )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 )
④臣是以无请也 ( )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①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 )通( )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通( )
6、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3分)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 )
③久之,目似瞑 ( )
7、翻译文中a、b两句(8分)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文后题目(15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 ) ②屠暴起。 ( )
③一狼洞其中。 ( ) ④屠自后断其股。( )
2、解释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盖以诱敌。 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恐前后受其敌。 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欲之南海,何如?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时,一狼径去。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止增笑耳”一句中加点的“止”在用法上相同但意义不同,请逐一加以解释。(3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②由,诲女知之乎? ( )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4、将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译出。(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1)户( ) (2)红妆( )
(3)著( ) (4)云鬓( )
2.翻译加横线的诗句(4分)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诗看本段属于________(A详写,B略写)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分析“开我东阁门……对镜贴花黄”一段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在表达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似暝,意暇甚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孰为汝多知乎
子何恃而往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尔安敢轻吾射 [page]
五、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30分)
扁鹊出,桓侯曰: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b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韩非是________末年韩国的公子,重要的________家,是______家学说的代表人物。(3分)
2、本文写了蔡桓公因____________而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用“~~”划出这个故事的结局。(3分)
4、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不治将益深 ( )
②司命之所属 ( )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 )
④臣是以无请也 ( )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①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 )通( )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通( )
6、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3分)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 )
③久之,目似瞑 ( )
7、翻译文中a、b两句(8分)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文后题目(15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 ) ②屠暴起。 ( )
③一狼洞其中。 ( ) ④屠自后断其股。( )
2、解释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盖以诱敌。 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恐前后受其敌。 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欲之南海,何如?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时,一狼径去。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止增笑耳”一句中加点的“止”在用法上相同但意义不同,请逐一加以解释。(3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②由,诲女知之乎? ( )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4、将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译出。(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1)户( ) (2)红妆( )
(3)著( ) (4)云鬓( )
2.翻译加横线的诗句(4分)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诗看本段属于________(A详写,B略写)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分析“开我东阁门……对镜贴花黄”一段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在表达上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文言文阅读 热门排行
- · 泰伯篇第八 _文言文大全
- · 告子章句下 _文言文大全
- · 第四章_文言文大全
- · 谋攻第三_文言文大全
- · 吉验篇第九_文言文大全
- ·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_文言文大全
- · 举贤第十_文言文大全
- · 鬼谷子 揣篇第七_文言文大全
- · 凡例_文言文大全
- · 煮箦_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阅读更新
- · 腾猿_文言文大全
- · 蒙鸠 _文言文大全
- · 敧器_文言文大全
- · 夸父 _文言文大全
- · 虞氏_文言文大全
- · 煮箦_文言文大全
- · 加盐_文言文大全
- · 梓庆削木为鐻_文言文大全
- · 宋元君与神龟_文言文大全
- · 郑师文学鼓琴_文言文大全
- · 齐桓公好服紫_文言文大全
- · 齐桓公设庭燎_文言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