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年终总结畜牧水产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

畜牧水产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

12-14 18:43:46   分类:年终总结   浏览次数: 527
标签:年终工作总结,驾驶员年终总结,护士年终总结,http://www.qihang56.com 畜牧水产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
  一、一年来工作的回顾

年初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四个换位”发展方向不动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牧业富民”工作思路,通过实施大户战略,发展重点品类,着力规模推进,增加科技含量,拓宽市场领域,形成了靠效益吸引、典型带动、市场拉动、龙头牵动、基地连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加速了畜牧业向主导产业迈进的步伐。预计到年末,黄肉牛饲养量24.8万头,与去年持平;奶牛存栏12,000头,增长19.9%;生猪饲养量85万头,增长6.2%;山绵羊饲养量60万只,增长11.3%;家禽饲养量840万只,增长7.5%;蛋鸭、肉犬、獭兔、绒山羊等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年预计实现牧业产值9.16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2.7%,牧业收入4.4亿元,人均收入900元。

从年初以来全县畜牧水产业生产的态势看,其主要特点是:

(一)规模经营有新突破。通过项目选群众,群众选项目的大户推动战略,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托资源和基础条件,把培养基点村,兴办养殖场,发展专业户和专业大户作为规模推进的重点,构建起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一县几品,数乡一业的基地化生产格局。全县各品类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1,855户,专业大户发展到2,221户,养殖场发展到130个,养殖小区发展到67个,养殖专业村屯发展到263个。就总体规模而言,过去户养10头牛、20头猪、50只羊以上的如凤毛麟角,而今,户养20头牛、50头猪、100只羊的已随处可见,并呈现出群体规模发展之势。解放乡兴业村有280户,1300口人,其中养直线育肥猪户达26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4.6%,全村一次可入栏生猪近万头,年饲养生猪3.2万头。全村户养猪114头,人均养猪24.6头,成了名副其实的养猪专业村。中心镇中平村北兴屯有农户72户,其中养直线育肥猪67户,占全屯总户数的93%,该屯养母猪82头,种猪8头,春季一次入栏直线育肥猪4000头,全年可出栏生猪9000头,仅养猪一项全屯可收入180万元,户均收入2.5万元,人均收入6900元。在北兴屯的带动和影响下,该村2—3屯40户,已有38户建起了猪舍,正向专业村方向发展。三兴镇三兴村九屯有32户,除1户没有饲养能力外,其余的31户家家养猪,现存栏猪950多头,年初至今已出栏直线育肥猪2326头,每年养三茬,预计全年可出栏直线育肥猪3000头,全屯养猪收入30万元,人均纯收入2200元。新屯乡中和村四屯农民赵志学于20xx年投资5万元,建二栋350平方米标准化圈舍,他坚持科学管理,自繁自养,平均每年出栏育肥猪170头以上。20xx年6月份他又贷款20万元,建两栋标准化猪舍,现有猪舍已达630平方米,目前已出栏420头,现仍存栏母猪26头,种公猪2头,育肥猪360头,预计年可出栏直线育肥猪达千头。新兴乡兴福村农民朱凤江去年投资24万元,购买了60头西门塔尔母牛,今年又买可繁母牛100头,年底优质西门塔尔牛存栏可望达到200头;富饶乡兴俭村农民隋录,今年入孵种蛋15万枚,并养种鹅100只;富饶乡兴志村吕有祥饲养白鹅32,00只。依龙镇龙庆综合养殖场是德玉村农民高立新20xx年投资80万元创建的,现有两栋占地面积为1200多平方米砖瓦结构的标准化畜舍,饲养肉牛250头,奶牛23头,绵羊700多只;新发乡新联村的张喜军、新兴乡兴福村的杨福鹏饲养绵羊都在500只以上。大规模养殖户的成批涌现,打破了过去小规模、村域特色的局限,形成了乡域特色,并呈现出数乡一业的特色发展格局。以阳春、解放、中心为主的生猪生产已形成连片发展的态势,在太东、中心、###镇、上游、新屯已形成了围城奶牛生产基地,富饶、依龙、新发、新兴、双阳的肉牛、肉羊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头戏”,三兴、依龙、红星、先锋的肉鸡产业方兴未艾,向前的獭兔、解放的肉犬,双阳的绒山羊成为畜牧业品类中亮丽的风景线。

(二)科技兴牧有新突破。以五项综合配套组装技术为重点的科技兴牧工作,无论是应用的范围还是质量标准均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新高度。一是生猪直线育肥技术应用不但数量增加,标准和经济效益也有新突破。阳春乡精进村猪场建于1994年,经过10年的发展,从当年的一栋200头养殖规模发展到现在的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12栋猪舍,其中10栋育肥舍,2栋种猪舍的规模。猪场远离村屯,远离主要公路,12栋猪舍东西走向,双列对称,粪便易除,光线充足,通风良好,防寒防暑,环境清洁,三废皆无。猪场拥有无公害A级绿色玉米生产基地2000亩,有供电、供水、粉碎、加工、运输等配套设备,确保生猪采食及生产的肥猪保健、绿色、无公害,猪场从种猪开始预防接种,定期做好消毒驱虫工作,生猪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兽药及添加剂,从而使生猪标准化养殖远近闻名。今年春猪场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由5名股东入股承办,年饲养育肥猪4000头,饲养比利时长白等优良种公猪5头,种母猪80头,二元母猪150头,年可提供三元杂交仔猪6000头,年利润可达60万元,形成了集育种、育肥、销售于一体的有限责任公司,为全县生猪生产向标准化方向迈进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新发乡新发村农民于世伟,20xx年8月,一次性投入资金13万元,建成了一座千头地热养猪场。猪场有猪舍25间,饲养母猪80头,杜洛克、比利时长白、皮特兰等优良种猪10头,现存栏育肥仔猪300头,年出栏育肥猪可达1200头,年可获纯效益24万元。同时他还注重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市场化运营、适时与全乡其他六十多位养猪户协商成立了新发乡养猪协会,为推动全乡养猪行业向规范化、集团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二是肉牛集中育肥技术成批量应用。全县肉牛快速育肥达1500户,已出栏优质肉牛8万头。依龙镇公平村有175户,其中43户养起了育肥牛,形成了养殖小区。该小区年可出栏育肥牛2500头,养牛户户均收入近3万元。在该小区的带动下,全镇架子牛育肥户已达160户,年出栏育肥牛近万头,获纯利700万元。太东乡前进村的马有金、沙玉有,依龙镇公平村的池凤林、杨立民,红星乡红星村周凤久等每年饲养快速育肥牛都在450头以上,他们饲养的牛体大膘肥,增重快,效益高,一般仅需2个半月的时间,每头牛纯效益都在500元以上,高的可以买一头挣一头,他们每年的纯收入均超过15万元。三是肉羊舍饲技术试验、示范开始启步。针对我县草食动物发展快、草原面积逐年减少的实际,阳春、富饶、新屯、新兴、太东等乡镇积极探索舍养绵羊的新途径,为全县大面积推广开了好头。阳春乡机关干部常宇,20xx年初,他一次性投资10万元,改建了占地300平方米的库房做圈舍,建成了500平方米的活动场,并于当年4月份从山东梁山购进70只纯种小尾寒羊进行舍饲饲养。采取选优留壮,滚动式发展,目前存栏已达251只,并且还卖了淘汰种羊72只,育肥羊98只,获利2万多元。现存栏的251只寒羊打算年末出栏150只,预计可卖3.8万元,纯效益2万元。四是奶牛群体高产、蛋肉鸡高产、羊的毛肉增产技术应用的范围和数量比往年也有新的突破。五是糖化饲料和秸秆的“一贮两化”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全县大部分快速育肥牛场和部分生猪直线育肥户都使用糖化饲料。解放乡解放村农民刘军养肉牛45头,采取玉米秸秆粉碎氨盐化的饲养方式,降低了养牛的饲养成本。在他的带动下,全乡用秸秆养牛10头以上的达8户,2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达4户,从而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由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科技水平的提高,使科技贡献率达45%以上。

(三)基础建设有新突破。夯实基础,是确保畜牧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从繁、防、检、治、饲、渔政等基础工作入手,使各项正常业务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一是繁育工作。年初以来,我们整顿了繁育站点,加强了繁育站点建设,新增配种站点5处,按照“公畜纯种化、母畜良种化、仔畜改良化”的要求,开展了非种用公畜去势,加强了精氮管理。黄奶牛全部用冻精配种,奶牛杜绝用一级以下的冻精,黄肉牛全部用西门塔尔、夏洛莱、比利时兰等优质肉牛冻精,冻配头数之多,改良面之大超过以往历年。在巩固和扩大解放乡全益种猪场和齐齐哈尔精进种猪原种场的基础上,今年又在阳春乡东风村和三兴镇全新村建立了两处种猪场,四个种猪场今年已向全县提供优良种猪950头,同时又从外地引进皮特兰、双肌臀约克、台系杜洛克400头,优良种猪的大量应用,加快了生猪改良步伐,提高了生猪的质量。引进美利奴、夏洛莱、特克塞尔、无角道赛特、萨福克等优质种羊改良本地绵羊,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防疫工作。在深入宣传贯彻《动物防疫法》的前提下,加大了防疫工作力度,我们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任、定奖惩等五定措施,全面开展了畜禽的常规防疫和禽流感及牲畜五号病的强制免疫,并按省市局的要求,对免疫后的猪、羊、牛等配带了耳标,特别是对鹅的防疫采取了种鹅免疫、雏鹅两次注苗的“双保险”措施,使雏鹅的成活率大幅度提高,保证了畜禽的健康发展。在抓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的同时,我们针对目前农村政策的调整、形势的变化和畜禽防疫体制不健全、防疫队伍不稳定、防疫资金无保障,防疫行为无规范,防疫机制不科学等实际问题,通过深入调查、走访、座谈及借鉴外市、县的经验,在认真总结以往畜禽防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县政府办公室依政办发[20xx]29号文件出台了《###县加强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文件中规定,动物防疫员以乡(镇)为单位设置。依龙、中心两个乡(镇)各设置10名动物防疫员,其它乡镇设置5名动物防疫员,并对动物防疫员的职责、报酬及管理和考核都做了具体规定。目前,全县动物防疫员的选聘工作全部结束。同时聘请市业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对应聘的乡镇动物防疫员及业务站长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了应聘人员的质量。依政办发[20xx]29号文件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畜禽防疫的运行质量,确保了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秋末冬初以来,按省市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预防禽流感病的要求,认真搞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全县多次召开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专项会议,按《###县重大动物疫病防制预案》要求,搞好防控禽流感的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千方百计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注射密度,积极筹措消毒药品和资金,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三是检疫工作。检疫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年初以来定点屠宰生猪2万多头,检疫牛近千头,羊3万多只,禽80万只,检出的病害肉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保证了人民吃上安全肉。四是兽药监督工作。依据《兽药管理条例》,畜牧水产执法大队加大了兽药市场的整顿力度,今年共查处无照经营五起,经营假劣兽药八起,并且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进行处罚,从而净化了全县的兽药市场。同时,对兽药店核发了《兽药经营许可证》,防止了假、伪、劣兽药流入市场,避免了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五是草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强化了草原春季防火工作,加大了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快了草原改良步伐。全县人工种草2.5万亩,草原改良3万亩,围栏封育1万亩,分区休牧1万亩,退耕还草1万亩,种植青贮玉米5万亩。今年我县种植的5万亩青贮玉米,青贮6800窖,贮量达15万吨,为畜牧业大发展、牲畜安全越冬及禁牧休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是给政策,扶持发展。在资金和物资投入上超过往年。全县用于养殖业的资金8000多万元。其中牧业专项贷款2800万元,乡村集体和企业投入4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800万元,各乡镇通过定额贷款,提供场所,减免税费等相应的措施,促进了养殖业的大发展。七是细化工作秩序,把组织领导贯穿于服务之中。全县各级党政领导都把发展养殖业特别是畜牧业放在了战略地位来抓,县级领导分产业抓,各乡村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线抓。县直机关部门从各自的业务职能出发,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向畜牧业倾斜,对大鹅生产、奶牛生产、肉牛生产、生猪生产、山绵羊生产、肉鸡生产成立了专题推进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协同运作,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了畜牧业发展的宽松环境,为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1] [2] [3]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