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北京市平谷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平谷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12-14 18:43:46   分类: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761
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格式,http://www.qihang56.com 北京市平谷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镇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召开第一次社会建设大会,圆满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正式启动,成立一批社区服务站,6个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林荫家园、怡馨家园分别获得“首都花园式社区”和“北京市优秀管理居住小区”称号。紫贵庄园、渔阳公馆等住宅小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新建和改建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安装座椅300套。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系统,新购置公交车40部,缓解了百姓乘车难问题。积极落实《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严肃处理一批违法建设和用地行为。农村发展条件日益完善。多种模式的新民居建设分批分期推进,黑水湾民俗接待区对外营业,井峪、向阳村、将军关二期工程主体完工,罗汉石一期、张家台、东四道岭、大东沟等村庄改造进展顺利。“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硬化街坊路180万平方米,完成垃圾分类处理177个村,改厕9000座,新建公厕190座,实施了10个民俗村污水治理工程。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长抓不懈。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健全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城乡“手拉手”就业协作,多渠道扩大就业,推荐劳动力成功就业1.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企业帮扶工作效果明显,稳定了职工队伍,未发生大规模裁员。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840人、绿色证书培训2000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稳步增强。“五项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率先在全市完成公费医疗改革试点。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为785户社救和优抚对象翻建和修缮危房。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老年人优待政策全面落实,发放优待卡3.3万张。为无保障老人发放福利养老金1.29亿元。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区”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0户。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事业协调发展。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爆发疫情和重症病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进一步完善,24家医院和86个社区服务站推行随诊随报制度,参保率达到99.3%。区医院病房楼工程主体完工。坚持“六个一”办学目标(9),强化教师和校长队伍管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分析、通报、奖励等机制,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稳步推进。高考本科上线率、总上线率和录取率分别达到41.2%、96.7%和85.6%,三创历史新高。学校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撤并中小学校10所。完成中小学操场改造7个,15所学校达到新颁办学标准。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村村月月有演出”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红歌会”、“桃花大舞台”、“同一首歌闹元宵”、“大众健身舞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年农村电影放映2.3万场次,送戏下乡3600场次,送书下乡6万册。区图书馆晋升为国家一级馆。丫髻山庙会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组织第五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篮球联赛等体育活动,举办区、镇、村三级运动会和体育赛事459场。国内首条国际标准徒步大道落户平谷。竞技体育再创佳绩,获得市级以上金牌8枚。大力开展“婚育文明靓桃乡,幸福家庭促和谐”活动,新建和完善人口文化园地317个,80个村和社区达到婚育文明标准。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计生率达到96%。精神文明建设迈入新阶段。以“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6家单位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感动平谷60人”、“文明平谷人”等评选活动,树立了可学、可比的文明典范。实施百场宣讲到基层、千颗星报告讲文明、万件好事惠百姓的乡风文明“百千万”工程,着力推进智能广播联网建设、大众读书等13项乡风文明建设工程,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双拥共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开展,征兵任务圆满完成。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五、以“保稳定”为前提,民主法制和依法行政得到加强,“平安平谷”建设深入推进

  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主动接受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加强与区政协的沟通联系,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行政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取得实效,政府信息公开有序推进,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得到保障。综合行政服务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办结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4.3万件。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法制村长”工程,“五五”普法取得实效。成功组织国庆游园活动,积极参与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深入实施“国庆平安行动”,大力开展“六大专项整治”(10),启动环京平谷段“护城河工程”(11),全面落实社会面防控工作,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展群防群治,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营造了和谐喜庆的社会氛围。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坚决与“xx功”等邪教组织做斗争。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及时排除和化解了一批信访问题。加强交通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监管,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应急管理,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部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政府执行力进一步提高。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防腐拒变能力显著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共同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特别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工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青、妇等群众团体、民主党派、驻区部队、驻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总量规模较小,人均水平不高,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端产业相对匮乏,加快增长方式转变要求更加迫切。三是财政收支压力持续加大,刚性支出呈现较快增长,巩固和壮大税源十分紧迫。四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明显不足,需要下大功夫提升消费环境,加快建设一批中高档商业设施,及早解决消费外流问题。五是城市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违章建设、马路市场等问题尚未根治,解决城市环境顽疾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六是节能减排压力日趋凸显,环境保护需要长抓不懈,生态立区步伐应进一步加快。七是住宅开发滞后,群众购房压力日趋加大,急需加快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八是少数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作风懈怠,建设服务型政府力度需不断加大。九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还需倾注更多精力。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xx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站在首都发展新空间的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人文平谷、科技平谷、绿色平谷”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进一步巩固良好发展局面、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好地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寻求更大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把我国进一步推到国际社会讨论和处理重大问题的前台。国内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但经济基础还不牢固。为此,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市委、市政府立足大国首都的实际,着眼于建设世界城市,坚持宽视野、高标准、高水平,开始谋划新一轮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各兄弟区县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决不能错过北京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必须万众一心、全力打拼,坚持好字当头、快字领先,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又快又好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的要求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首都建成世界城市和“三个北京”的目标,努力建设“人文平谷、科技平谷、绿色平谷”。重点把握好以下7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振奋精神。必须大力弘扬奥运和国庆筹办中形成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和激昂澎湃的工作热情,不松劲、不懈怠、不等待、不观望、不折腾、不停顿,竭尽全力,抢抓机遇,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切实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内涵与外延,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三是更加注重高水平建设。站在首都发展新空间的高度,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坚持走高端、高效、高标准的发展道路,城市规划坚持高水准,项目建设坚持大手笔,政策扶持坚持大力度,全方位体现首都特色和一流水平。四是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办法、统筹的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突破常规,努力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五是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加快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积极打造首都生态第一区。六是更加注重民生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必须把发展经济和造福百姓统一起来,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进一步增强群众幸福感,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七是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努力营造高效、廉洁、为民的政务环境,全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