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方案
05-05 14:48:20 分类:实施方案 浏览次数: 790次4、培训措施
(1)设立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对培训内容、项目设置、培训过程进行全程督导。
(2)参加培训的教师要求记业务培训记录,达到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并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集体研讨学习,并认真做好详细记录。
(3)鼓励教师加强自学,每月的教材教法培训后,受训教师都要做该年级2份测试题进行自我考察。最后受训教师做两份综合模拟试题,成绩记入教师培训考核中。
5、培训评价
为有效提高培训的质量,对教师的培训按照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达成检测、地区教材教法考试四项进行量化,分值如下:
(1)出勤30分,每迟到一次扣1分,请假一次扣0.5分,早退一次扣1分,缺席一次扣2分,得分≤20分,本次培训按照“0”分记绩。
(2)学习态度10分,主要是检查教师的培训记录,按照记录的详实和认真程度分两档记分,分别是10分,9分。
(3)限时出题一项30分,按照出题质量、难易度等在本年级进行评比,分两档记分,分别是30分,28分。
(4)市教材教法考试一项30分 ,按照实际考试情况,按30分折算记绩,列入教师教材教法培训考核中。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水平
1、培训目标
(1)让教师充分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不断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水平。
(2)掌握课件制作的要求和方法,会制作数学教学课件。
(3)利用精美的课件和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与学趣味横生,让课堂精彩纷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和高效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2、培训内容
(1)学习多媒体的开关机等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习多媒体使用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基本的维修养护方法。
(2)学习如何从网上查找课件制作素材,学习进行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和知识。
(3)学习电脑常见问题处理和日常基本维护的方法
(6)学习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培训实施
培训时间:大课间时间。
培训教师:多嘎, 格桑次仁
参加培训的教师:全体教师
培训地点:办公室
4、培训措施及要求
(1)为保障培训活动有序进行,每次活动均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并实行点名制,情况记入此项教师培训考核中。
(2)参加培训的教师要求记业务培训记录,达到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并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理论研讨并认真做好详细记录。
(3)10上中旬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优质课展示,并评出1-2节校级优质课,成绩记入教研组此项培训考核中并记入教师个人培训考核中。
5、评价标准
为有效提高培训的质量,对教师的培训按照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多媒体优质课、优秀课件四项进行量化,分值如下:
(1)出勤30分,每请假一次扣0.5分,迟到一次扣1分,早退一次扣1分,缺席一次扣2分,得分≤20分,本次培训按照“0”分记绩。
(2)学习态度10分,主要是检查教师的培训记录,按照记录的详实和认真程度分两档记分,分别是10分,9分。
(3)多媒体优质课展示一项30分,按照实际比赛情况,按三档记分即:30分、28分、25分列入教研组考核中,并列入教师个人特色考核中。
(4)教学课件评选一项30分 ,按照实际比赛情况,按三档记分即:30分、28分、25分。
(三)抓好教法、学法应用的积累(收集)、应用(实践)、总结(反思)三大环节,突出教法、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操作程序:
1、学期初至11月份,为教法、学法积累收集阶段。本阶段在引导数学教师完成对教材的疏通任务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相关文献资料,分年级、分学科,完成本学科教法、学法集锦,形成系统资料。
2、12月份至20xx年5月份,为教法、学法应用实践收集阶段。本阶段主要是数学教师把积累的教法、学法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系列课达标活动,论证本学科教法学法体系。结合区域联谊教研,组织一次“教法、学法研讨”课堂观摩。
3、20xx年6、7月份为总结反思阶段。本阶段着力于学科教师经验的积累、案例的撰写及实践感悟等,推介先进做法,为下一学期奠定基础。
(四)抓好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结合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实现多媒体课件资源共享
操作程序:
1、学期初,学校制订多媒体课件共享要求,分年级、分章节(课时)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设计。
2、十月初分学科进行评比,相互借鉴学习后,完善本学科多媒体课件系统。
3、十一月至20xx年7月为运用修改阶段,本阶段要求授课教师在适用本年级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订。结合区域联谊、公开课等形式不断完善、推广研究成果。
七、措施保障
1、明确要求、理清思路。学期初利用全体教职工会议,把相关要求布置给大家,然后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具体的相关内容。教研组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高效课堂”任务的组织、安排、实施等各个环节。
2、组织培训、提高技能。教研组长结合本组具体情况,可以聘请学校相关人员到组内培训,也可以利用组内人员实现自我培训,培训的目的就是全体成员共同提高。
3、计划具体、责任到人。教研组长根据本学科教材特点、人员特长,做到计划具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有相关的督导措施,依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4、尊重个体、集体捆绑。评价采用集体评价和个体比赛两条途径。本年度,教研组集体教研的主要任务是教法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系统的设计运用,最终的评价采用集体捆绑。在采用集体评价实现组内整体提高的基础上,鼓励教师个体发展。倡导教师在各种公开场合(公开课、区域联谊等)运用课件系统,鼓励教师每堂必用。
5、过程督导、严密组织。在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将采用评比、抽查、检查、比赛、评议等形式及时量化、汇总,在严密的组织下,提高教师“教法、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运用”技能,为高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
文章
www.qihang56.com w 6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