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知识网文章阅读文言文文言文阅读告子章句上 _文言文大全

告子章句上 _文言文大全

02-17 17:16:54   分类:文言文阅读   浏览次数: 317
标签:高一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助读,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qihang56.com 告子章句上 _文言文大全,

  【注释】

  ①赖:同“懒”。②尔:这样,如此。殊:不同。③麰(mou)麦: 大麦。④耰(you):本为农具名,此处作动词,指用土覆盖种子。 ⑤树:动词,种植。(6)浡(b6):旺盛。(7)日至:即夏至。(8) 硗(qiao):土地贫瘠,不肥沃。(9)龙子:古代的贤人。(10)蒉(kui): 筐、篮。(11)耆(Sh i):通“嗜”。(12)易牙:春秋时齐国最擅烹调的人, 齐桓公的宠臣。(13)与人殊:即“人与人殊”之意。四(14)惟:此处为语 首词,无义。(15)子都:春秋时代美男子。(16)刍豢(huan):泛指家畜。 食草家畜如牛羊称刍;食谷家畜如猎狗称豢。

  【译文】

  孟子说:“丰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懒惰;灾荒年成,少年子 弟多半横暴,不是天生资质这样不同,而是由于外部环境使他们 的心有所陷溺。以大麦而论,播种后用土把种子覆盖好,同样的 土地,同样的播种时间,它们蓬勃地生长,到了夏至时,全都成 熟了。虽然有收获多少的不同,但那是由于土地有肥瘠,雨水有 多少,人工有勤惰而造成的。所以凡是同类的事物,其主要的方 面都是相似的,为什么一说到人就发生疑问了呢?圣人,与论 是同类的人嘛。所以龙子说:‘不用知道脚的长短去编一双鞋, 我也知道是绝不会编成一个筐子的。’草鞋的相近,是因为天下人 的脚都大致相同。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牙就是先掌握 了我们的共同嗜好的人。假如口对于味道,每个人都根本不同,就 像狗、马与我们完全不同类一样,那么天下的人怎么会都喜欢易 牙烹调出来的味道呢?一说到口味,天下的人都期望做到易牙那 样,这说明天下人的口味都是相近的。对耳朵来说也是这样,一 提到音乐,天下的人都期望做到师旷那样,这说明天下人的听觉 都是相近的。对眼睛来说也是这样,一提到子都,天下人没有不 认为他美的。不认为子都美丽的,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 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 对于颜色,有相同的美感。一说到心,难道就偏偏没有相同的地 方了吗?心相同的地方大哪里?在理,在义。圣人不过就是先掌 握了我们内心相同的东西罢了。所以理义使我的心高兴,就像猪 狗牛羊肉使我觉得味美一样。”

  【读解】

  我们都有共同的人性。

  物质享受如此,精神享受也如此。

  说到底,还是“人之初,性本善”观点的发挥。

  孟子这段话,成为二十世纪中叶理论界讨论“共同人性”。 ‘共同美”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恐怕是孟子本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罢。 孟子本人则只知道刍拳悦口,理义悦心,说得亲切生动,有 滋有味, 令人真想亲口尝一尝那理义到底是什么滋味。

  然而,美苦众生,凡夫俗子又有几人真能像圣人那样亲切体 味到理义之乐如口福之乐一样呢?

  因为,理义之乐与口福之乐的确是有所不同的。“理义之悦我 心”所涉及的,实际上是道德判断的方面,是精神满足的问题;而 “刍豢之悦我。”所涉及的,实际上是感官知觉的方面,是物欲满 足的问题。前者是抽象的精神的,后者是具体的物质的,是两个 不同领域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这大概正是孟子所疏忽的地方 罢。

  当然,说他有所疏忽,并不意味着他所说的一切都没有了道 理。事实上,只要不推到极端,不说得那么绝对,共同的人性也 罢,共同的审美感觉也罢,都的确是存在的。至于说共同的口味, 共同的听觉,共同的对于美人的欣赏和喜爱,那更是人之常倩,无 可辩驳的了。关键是我们在承认这些共同性的同时,也要承认个 体的差异,承认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样才相于把自助。 没有退路的被动位置上,把有道理的说法都变成没有道理的了。

  下一篇(操则存,舍则亡)

  告子上

  操则存,舍则亡

  【原文】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 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 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5)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 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 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6)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7) 之所为,有梏亡之矣(8)。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人无时,莫知其乡。’(9)惟心之谓与?”

  【注释】

  ①牛山:齐国首都临淄郊外的山。②郊:此处作动词用,在……郊. 大国:即大都市,指临淄。③息:生长。④萌蘖(nie):新枝嫩芽。 (5)濯濯(Zhuo):没有草木,光秃秃的样子。(6)平旦:黎明,天刚亮 时.(7)旦昼:第一天。(8)有:同“又”。梏(gu):拘禁,束缚。梏 亡指因受束缚而消亡。(9)乡:乡里,“居”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盛的,但是由于它在大都的郊外,经常遭到人们用斧子去砍伐,还有够保持茂盛吗?当然,山上的树木日日夜夜都在生长,雨水露珠也在滋润着,并非没有清枝嫩芽长出来,但随即又有人赶着牛羊去放牧,所以也就像这 样光秃秃的了。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牛山从来也不曾有 过高大的树木,这难道是这山的本性吗?即使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如此,难道没仁义之心吗?他们的放任良。心失去,也像用斧头砍 伐树木一样,天天砍伐,还可以保持茂盛吗?他们日日夜夜的生息,在天刚亮时的清明之气,这些在他心里所产生出未的好恶与 一般人相近的也有那么一点点,可到了第二天,他们的所作所为,又把它们窒息而消亡了。反复窒息的结果,便使他们夜晚的息养气不足以存在了,夜晚的息养之气不足以存在,也就和禽兽差不多了。人们见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和禽兽差不多,还以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过天生的资质。这难道是人的本性如此吗?所以,假如得到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生长;假如失去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消亡。孔子说过:‘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进出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这就是指人心而言的吧?”

  【读解】

  还是说性本善,只不过侧重于后天的滋养保持一方面罢了。

  人性虽然本来善良,但如果不加以滋养,而是放任良心失去, 那就会像用斧头天天去砍伐树木一样,即便是再茂盛的森林也会被砍成光秃秃的。而一旦良心失去,心灵失去把持,还会以为原本就不存在。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心灵的故乡在哪里呢?

  现代人惶惑不安,不就正在到处寻找精神的家园、灵魂的故乡吗?

  问圣人,圣人也只是回答“操则存,舍则亡”,至于它什么时候出入,故乡在哪里,圣人也“莫知其乡。”

  实际上,按照孟子翻来覆去的阐述,精神的家园或故乡根本就无它处可寻,而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就在我们自己的本性之 中。

  所以,关键是自我把持,自我滋养,加以发扬光大,而不要到身外去寻求。

  一句话——

  “还是回家种自己的园地要紧!” 伏尔泰笔下的老实人如是说。

  下一篇(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

  告子上

  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

  【原文】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②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奔③之为数④,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奔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奔秋诲二人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奔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弓缴(6)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①或:同“惑”。②暴(pu):同“曝”,晒。③奔:围棋。 (4)数:技术,技巧。⑤鸿鹄(hu):天鹅。(6)缴(zhuo):系在箭上的 绳,代指箭。

  【译文】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 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 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告子章句下 _文言文大全
  •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