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知识网文章阅读文言文文言文阅读张汤传_文言文大全

张汤传_文言文大全

02-17 17:18:48   分类:文言文阅读   浏览次数: 475
标签:高一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助读,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qihang56.com 张汤传_文言文大全,

张汤传

《史记》卷一二二

[说明]张汤(?——前115),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幼时喜法律,
曾任长安吏、内史掾和茂陵尉。后补侍御史。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二王谋反
之事,得到武帝赏识。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
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张严峻,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
为治狱准绳。曾助武帝推行盐铁专卖、告缗算缉,打击富商,剪除豪强。颇受武帝
宠信,多行丞相事,权势远在丞相之上。元鼎二年(前115),因为御史中丞李文及
丞相长史朱买臣的构陷,被强令自杀。死后家产不足五百金,皆得自俸禄及皇帝赏
赐。张汤虽用法严酷,后人常以他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但他为官清廉俭朴,不失
为古代廉吏。

张汤是杜人。他的父亲曾任长安丞,出外,张汤作为儿子守护家舍。父亲回来
后,发现家中的肉被老鼠偷吃了,父亲大怒、鞭笞张汤。张汤掘开老鼠洞,抓住了
偷肉的老鼠,并找到了吃剩下的肉,然后立案拷掠审讯这只老鼠,传布文书再审,
彻底追查,并把老鼠和吃剩下的肉都取来,罪名确定,将者鼠在堂下处以碟刑。他
的父亲看见后,把他审问老鼠的文辞取来看过,如同办案多年的老狱吏,非常惊奇,
于是让他书写治狱的文书。父亲死后,张汤继承父职。为长安吏,任职很久。
周阳侯田胜在任职九卿时,曾因罪被拘押在长安。张汤一心帮助他。他在释放
后被封为侯,与张汤交情极深,引见张汤遍见各位贵族。张汤担任给事内史,为宁
成掾,因为办事无误、又被推荐给丞相,调任为茂陵尉,在陵中处理事务。
武安侯田(虫分)担任丞相,征召张汤为丞相史,又推荐给武帝,补任为御史,
令他处理诉讼。在处理陈皇后巫蛊的案件时,他深入追查其党羽。因此,武帝认为
他很能干,晋升他为太中大夫。他与赵禹共同制定各种律令,务必依法令严峻细密,
对任职的官吏尤为严格。不久,赵禹迁升为中尉,调任为少府,而张汤也升为廷尉,
两人关系密切,张汤象对兄长一样对待赵禹。赵禹为人廉洁孤傲,自从任官以来,
舍第中从未有食客。公卿相继邀请赵禹,赵禹却从不回报,其用心在于杜绝知交、
亲友及宾客的邀请,以便坚持自己的主张。他收到法律判决文书都予以通过,也不
复查,以便掌握官属们过错。张汤为人多狡诈,玩弄智谋驾御他人。开始时担任小
吏,虚情假意地与长安的宫商大贾田甲、鱼翁叔等人关系密切。及至官达九卿的职
位,收纳和交结全国各地的知名士大夫,自己心中虽然并不赞许对方,然而表面上
仍表现出敬慕之情。
当时皇上偏爱有文才学问的人,张汤断决大的案件,欲图附会古人之义,于是
请求以博士弟子中研习《尚书》、《春秋》的人补任延尉史,以解决法令中的疑难
之事。上奏的疑难案件,一定预先为皇上区别断案的原委,皇上肯定的,便著为谳
决法,作为延尉断案的法律依据,以显示主上的英明。奏事受到斥责,张汤便向皇
上拜谢,他还揣摸皇上意图,引证廷尉正、监、掾史的正确言论,说:“他们本来
曾为臣提出来建议,如果圣上责备臣,认为臣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臣下愚昧,只
及于此。”因而错误常被原谅、有时向皇上奏事,受到称赞,便说:“臣下并不懂
得这样向陛下进奏,而是某个廷尉正、监或掾史写的奏章。”他欲推荐某人,常常
这样表扬此人的优点,遮掩缺点。他断决的罪犯,若是皇上欲图加罪,他便让廷尉
监或掾史穷治其罪;若是皇上意欲宽免其罪,他便要廷尉或掾史减轻其罪状。所断
决的罪犯,若是豪强,定要运用法令予以诋毁治罪。若是贫弱的下等平民,则当即
向皇上口头报告。虽然仍用法令条文治罪,皇上的裁决,却往往如张汤所说。张汤
对于高官,非常小心谨慎,常送给他们的宾客酒饭食物。对于旧友的子弟,不论为
官的,还是贫穷的,照顾的尤其周到。拜见各位公卿大失,更是不避寒暑。因此,
张汤虽然用法严峻深刻不公正,却由于他的这种作法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而那些严
酷的官吏象爪牙一样为他所用者,也依附于有文才学问的人。丞相公孙弘多次称道
他的优点。在处理淮南、衡山、江都三王谋反的案件时,都穷追狠治,彻底审理。
武帝欲释放严助和伍被。张汤与武帝争论说:“伍被本来就曾谋划反叛之事,而严
助亲近交结出入皇宫的陛下近臣,私自交结诸侯亦如此类,不加惩处,以后将无法
处治。”武帝因此同意将伍被、严助治罪。他以审理案件排挤大臣作为自已功劳的
表现,多像这样。从此,张汤更加受到尊崇信任,晋升为御史大夫。

 

 

正巧匈奴浑邪王等人降汉,汉朝廷调动大军讨伐匈奴,崤山以东干旱,贫苦百
姓流浪迁徙,都依靠官府供给食物,官府库存空虚。张汤从而禀承武帝的旨意,请
求制造白金货币及五铢钱,垄断盐铁的生产和买卖,排挤富商大贾。还公布告缉令,
剪除豪强兼并的家族,舞弄文辞,巧言诋毁以辅助法令的施行。张汤每次上朝奏事,
谈论国家的财用,常至日暮,武帝甚至忘记吃饭。丞相形同虚设,国家大事都听张
汤的意见。全国被搞得民不聊生,都骚动起来,官府所兴起的各项生产,也无法获
利。官吏们从中侵夺渔利,从而又被严厉地依法治罪。因此,使得公卿以下的官员,
直至平民百姓,都指斥张汤。张汤患病时,武帝曾亲自前去看望。皇上就是这样尊
宠他。
匈奴人前来请求和亲,群臣在皇帝面前讨论此事。博士狄山说:“和亲对我们
有利。”武帝询问有什么好处,狄山说:“武器是凶器,不应多次动用。高皇帝欲
图征伐匈奴,在平城陷入困境,于是与匈奴结和亲。孝惠帝、高皇后时,天下因此
而得以安乐。及至孝文帝,要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北部边境萧然而苦于战事。孝
景帝时,吴、楚七国反叛,孝景帝往返于两宫之间,胆战心寒了几个月。吴、楚七
国之乱被平定后,景帝一朝始终不谈军事,国家富裕充实。如今从陛下开始发兵攻
击匈奴,使得我们国家空虚,边境地区的百姓极度贫穷困乏。由此看来,不如和亲。”
武帝问张汤,张汤说:“他是个愚蠢的儒生,没有知识。”狄山说:“臣下的确是
愚忠,但象御史大夫张汤那样,却是诈忠。如张汤审理淮南、江都王谋反的案子,
以恶毒的文辞肆意诋毁诸侯王,离间宗室的骨肉之亲,使蕃臣内心不安。臣因此知
道张汤为诈忠。”于是武帝面带不快对狄山说:“我让你担任一个郡的长官,能不
能不使匈奴人入境抢掠?”回答说:“不能”。再问“负责一个县呢?”回答说:
“不能。”又问:“负责一个烽障呢?”狄山知道再说不能,便会被治罪,只好说
“能”。于是武帝派狄山到边境负责一个烽障。一个多月之后,匈奴人砍了狄山的
头以后离去。从此以后,群臣震慑,不敢再谈和亲。
张汤的门客田甲,虽然是个商人,但有很好的品德。当初张汤任小吏的时候,
因为金钱的关系而互相往来,及至张汤当了大官,田甲又曾责备张汤行事中的过失,
也表现出忠正刚烈之士的风范。
张汤在担任御史大夫第七年的时候。终于被免官治罪。
河东郡人李文曾与张汤有隔阂,不久担任御史中丞。为了泄愤,多次在上奏的
文书中寻找对张汤不利的证据,都没有得逞。张汤有个心爱的属吏名鲁谒居,知道
张汤对李文不满,便指使他人上奏影射李文有图谋不轨的奸邪之事,武帝将此事交
给张汤处理,张汤将李文处以死罪。实际上他心里明白此事是鲁谒居所为。武帝问
起这件事说:“告发李文图谋不轨的事是怎么引起的?”张汤假装吃惊的地说:
“这大概是因李文以前的熟人怨恨引起的。”鲁谒居患病住在里巷的一户人家,张
汤亲自去探望,并为鲁谒居按摩双足。赵国靠冶炼铸造营利,赵王刘彭祖多次指控
铁官,张汤却每每排斥赵王。赵王寻查张汤的不可告人之事。鲁谒居曾审理赵王的
讼案,赵王对他心怀怨恨,上书告发说:“张汤是朝廷大臣,掾史鲁谒居有病,张
汤却亲自到他那里为其按摩双足,我怀疑他们可能有什么大阴谋。”此事下到延尉
审理。鲁谒居因病而死,事情牵连到他的弟弟,被拘押在导官那里。张汤也到导官

[1] [2] [3]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尹翁归传_文言文大全
  •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