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大理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大理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12-14 18:43:46   分类: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391
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格式,http://www.qihang56.com 大理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坚持改革精神 建设创新政府

    一是树立创新理念。二是把握创新重点。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加快经济发展和完善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探索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的有效途径。

    坚持从严施政 建设效能政府

    一是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价机制,开展重点建设项目专项督查和审计,加强对民生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强化重点工作效能评价。二是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坚持厉行节约,实现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会议、庆典、论坛和外出考察经费压缩20%。三是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强化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管理,完善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加快推进项目代建、代理。完善政务网络电子监察系统,提高监督效能。加强廉政建设,有效预防腐败行为发生。四是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强化目标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搭建服务平台,提高政务效率。

20xx年十大亮点工程

    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建设

    建立健全项目实施责任制,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配合推进大丽高速公路、大瑞铁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关巍公路、上关至北五里桥公路、苍山大索道、大理滇西技师学院一期项目建设。加快环洱海生态公路、鸡足山旅游公路、跃龙公路、祥姚公路、弥渡果河公路建设。

    启动实施一批新建项目。开工建设丽江机场至鹤庆县城一级公路。实施6个项目171公里通乡油路建设、152个项目1200公里通达工程建设。

    储备争取一批基础项目。配合做好大理至普洱、大理至永胜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做好滇西国际机场、城际轨道交通、引水济洱、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繁育(大理)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着力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完成21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任务。加大山区“五小”水利建设和干支渠防渗处理力度,提高有效灌溉能力。认真实施水利血防、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8万人,转移就业6万人。

    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抓紧制定出台粮食中长期增产计划纲要。实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40万亩,扶持冷凉山区种植地膜包谷35万亩,推广间套种120万亩、水稻精确栽培示范10万亩。力争粮食总产增长2%以上。

    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促进优势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种植烟叶39万亩,完成114万担烟叶收购任务。种植无公害蔬菜50万亩、特色水果50万亩、薯类25万亩,改造低产桑园3万亩。推进地理标识产品保护和地理标识认证商标的申报、管理工作,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力争全年出栏生猪352万头、肉牛47万头、肉羊129万只,存栏奶牛13.8万头。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好102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圆满完成扶贫开发五年行动计划。加大对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扶持12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发展。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力争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

    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实施。加快大理卷烟厂50万标箱技改、云南白药大理制造中心等23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开工建设鹤庆三德水泥扩建、祥云红蜘蛛矿业技改等43项重大工业发展项目。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强化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特色园区,做强、做大、做优重点工业园区,促进优势特色工业产业集聚发展。

    积极支持科技创新。认真实施重点产业创新、企业重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工程。对新认定的省以上技术中心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鼓励支持生物医药、乳业、机械制造等重点骨干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增强竞争力。推进“矿电结合”,加强资源整合和区域合作,提高资源保障度。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健全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公共信息、融资担保、技术创新、维权减负等服务平台,重点扶持小企业加快发展。

    着力推进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

    加快旅游二次创业步伐。尽快完成苍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规划编制,启动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增强苍洱景区核心竞争力。完成《希夷之大理》实景演出项目建设。加快环球嘉年华、大理古城提升及喜洲古镇、双廊古渔村开发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大理王宫博物院。做好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增长8%以上,旅游社会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积极培育会展创意产业。办好三月街民族节、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洱海开海节、大理国际影会、漾濞核桃节等节庆活动。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专业性会展和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常设性论坛落户大理,努力把大理打造成为重要会展基地。

    发展壮大商贸物流业。完成滇西建材物流配送中心、大理物流园区货运枢纽站、滇西成品油储备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实施云南物流集团产业开发、昆钢物流商贸城等一批建设项目。继续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350个标准农家店,完善农村商业网络。

    着力推进以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城镇发展

    抓好规划编制。完成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物流、教育、医疗、旅游5个专项规划的上报审批。完成大理市、巍山县、漾濞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和海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快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启动100个中心村、重点自然村建设与整治的规划编制。

    加快城镇建设。做强1+6城市群,做优南涧、永平、云龙、剑川、鹤庆5个门户县城。切实抓好海西整治,加大海东开发力度。

    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推进城市综合管理。重视规划宣传,推进规划实施,强化规划执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抓好大理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和各县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活动,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宜居城镇。

    着力推进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完成《中国大理洱海流域低碳经济试验区战略规划》编制,争取将洱海流域列为国家和省低碳经济试验区。创建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生态产业园区。实施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控制能耗总量。新建户用沼气池8000户,节柴改灶9000户。

    坚定不移保护洱海。抓好洱海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和主要集镇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实施,加强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户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好入湖河道治理、洱海东区湖滨带生态修复、新一轮“三退三还”工程。加快上关至北五里桥综合管网、下和至观音阁截污干渠建设。加强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清洁能源产业。

    积极发展森林生态产业。编制完成全州中低产林改造规划。新植核桃156万亩、红豆杉2万亩。

    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实施好“七彩云南保护”大理行动计划,加快生态州及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县市创建工作。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抓好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剑川剑湖、鹤庆草海等湿地建设,加大云龙沘江污染治理力度。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全面推进配套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全面完成州、县市政府机构改革。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抓住云南实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历史机遇,认真研究潜在优势,争取布局一批重要交通、物流项目和新兴产业。不断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力争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握国家产业调整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切实抓好招商项目储备和推介,创新招商方式,引进一批有资金实力、有核心技术、有管理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和产业项目。确保引进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力争全年招商引资突破100亿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