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大理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大理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12-14 18:43:46   分类: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391
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格式,http://www.qihang56.com 大理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公文

大理州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 目标全面实现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06.8亿元,增长12.3%,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增长6%、15%和13.8%。财政总收入完成67.6亿元,增长12.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6亿元,增长14.4%;一般预算支出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2.1亿元,增长36.1%。

    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

    抓住扩大内需机遇,争取到中央和省扩大内需项目380项、资金14.2亿元,千方百计筹措项目配套资金5.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3亿元,增长33%。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大丽铁路建成通车,大瑞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关巍公路进入路面铺筑,鸡足山旅游公路、上关至北五里桥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大丽高速公路、祥姚公路、跃龙公路开工建设。实施了902公里29个乡镇通乡油路、1234公里141项乡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

    夯实农业基础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全州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77亿元,增长13%。粮食总产量达139.2万吨,增长3%,连续五年实现稳定增长。改造中低产田地24万亩。建成农村供水工程264件,解决12.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1139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全面完成1.4万户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和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转移富余劳动力7.4万人。解决了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发挥骨干产业优势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

    抓好结构调整和重点企业帮扶,工业经济在全省率先止跌回升。完成工业总产值374.3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2户达178户,实现增加值91亿元,增长16.2%。力帆骏马、祥云飞龙位居全省百强民营企业前列。

    努力培育内需市场 消费旅游持续升温

    建成标准农家店350个。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亿元,增长16.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5亿元,增长24.9%。商品房竣工71.7万平方米,增长144.4%;销售97.8万平方米,增长134%。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6.7亿元,兑付补贴6783万元。

    旅游二次创业步伐加快,苍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环球嘉年华等高星级酒店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喜洲古镇、双廊古渔村开发加快,苍山大索道、《希夷之大理》实景演出项目启动建设。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超过千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92.3亿元。

    创新体制机制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配套改革顺利展开。完成州、县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编制上报工作。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行政机关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有序推进。

    对外开放和合作水平逐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引进州外实际到位资金74亿元,增长47.7%。招商引资工作名列全省第三名。

    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470亿元,增长23.6%;贷款余额为317.6亿元,比年初增加68.9亿元,增长27.7%。

    推进城镇发展 “两保护两开发”步伐加快

    城镇规划建设得到加强。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物流、教育、医疗、交通、旅游5个专项规划编制同步展开。完成115平方公里县城以上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启动了10个乡镇和184个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112项,完成投资4.7亿元。全州新增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城镇绿化覆盖率为23%,城镇化率达31%。

    “两保护两开发”取得新进展。洱海流域36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上关、喜洲、双廊等重点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开工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新建30个村落污水处理系统和7378户庭院污水处理设施,建成10座中温沼气站。恢复建设2100亩湿地。国家水专项洱海项目顺利启动。海西“百村整治”首批41个村、三塔景观核心区整治和“空心村”改造试点进展顺利。凤仪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力帆骏马年产2万辆重卡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投产,5户大型仓储企业入驻园区。

    加强环境资源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七彩云南保护”大理行动稳步推进,生态州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6县市生态建设规划编制顺利进行。洱海保护治理力度加大,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步伐加快,洱海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云龙沘江污染治理取得进展。洱源西湖被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校舍22万平方米,排除D级危房17.9万平方米。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新建10个乡镇文化站和142个农家书屋。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5%和98%。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3%,年人均筹资标准达100元。

    认真实施“贷免扶补”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发放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亿元和1.7亿元,分别增长19%和64%。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7.3万平方米,竣工21.6万平方米,解决了4320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施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647户。

    重视民主法制建设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依法治州工作得到加强。“五五”普法扎实推进。完成旅游条例起草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61项。全面落实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四项制度。

    文明大理示范工程建设启动实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

20xx年 政府工作更加注重民生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目标,按照“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旅游二次创业生力军、滇西城镇化进程领跑者”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文化立州、旅游兴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巩固回升好势头,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努力推动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目标鼓舞人心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

 “五坚持”构建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善用法治手段组织经济运行,管理社会事务。二是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权力,加强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的起草制定工作。三是改进行政执法方式,突出以人为本,实现文明执法。四是规范行政行为,充分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五是拓宽行政争议解决渠道,高度重视和解、调解、复议、诉讼等各项工作,有效化解行政纠纷。六是增强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自觉性,切实加强政府内部的监察、法制、审计等专项监督。

    坚持权责统一 建设责任政府

    一是对公民反映的各项诉求,严格实行首问责任。二是对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和对社会、公民作出的服务承诺,坚决落实,不打折扣。三是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实行限时办结,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严格行政问责。

    坚持信息公开 建设阳光政府

    一是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二是实施重要事项公示制度,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推行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及时采纳合理意见,推动工作落实。四是强化政务信息查询工作。

[1] [2] [3]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