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党政报告
05-01 20:03:52 分类:党政报告 浏览次数: 854次各位代表,过去的三年是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三年,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的三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三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政府努力的结果,是全县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在此,我谨代表光泽县人民政府,向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群团组织,向为光泽改革发展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驻光单位及驻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与支持光泽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朋友、离退休老同志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不快,运行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工业平台建设滞后,招商引资与工业平台供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龙头企业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足,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历史债务负担重,刚性支出增幅快,财政平衡压力较大,部分法定支出无法落实到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安全生产还存在许多隐患,构建和谐社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政府服务与调控经济的能力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实现“***”规划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抢抓机遇,继往开来,奋力崛起,加快发展。根据“***”规划,这五年我们的目标是:到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亿元,年均增长10%;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46亿元,其中县级收入达到8800万元,两项指标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80元,年均增长7.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趋于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宽裕,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实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201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执行中,我们要奋力追赶,争取又好又快,好中求快。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实施大开放战略,努力建设“开放光泽”。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在思想观念上,做到不求所有、只求所在,不求形式、只求发展。只要有利于光泽发展的事,有利于造福光泽人民的事,就要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在体制机制上,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政府机构、产权制度、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和农村综合改革,做好国企改革扫尾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民间资本办社会事业新路子,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在运作方式上,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按照“东出西进、南联北接”的区位战略,主动打开山门,拓展山海协作,加紧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及闽南沿海的产业辐射和转移;按照工业带动的产业战略,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按照效益优先、整体推进的经营策略,实施“以商补工、退城进园”的战略举措,通过“集中企业,盘活土地,筹集资金,开发园区,建设城市,统筹经营,整体推进”,推动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二)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意识,努力建设“实力光泽”。没有工业的发展,就没有经济总量的壮大,更没有地方财政的增收。进一步增强工业意识,坚持按照“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要求,强化工作措施,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工业发展,力争每年工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围绕食品加工、工艺箱包、竹木制品、化工矿产等四大产业,做大做强地方特色工业。力争五年内四大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2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其中以圣农集团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15亿元,以工艺箱包为龙头的特色工业4亿元,以人造板、装饰装修材料为龙头的竹木加工业5亿元,以萤石、石材深加工和能源替代产品开发为龙头的矿产化工业8亿元。围绕“退城进园”基本思路,严控城区新上工业项目,逐步引导城区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引导支持企业加快规模扩张、产业聚集,加快工业集中集聚。整顿规范竹木、矿产加工企业,通过资源配置调控,逐步淘汰粗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大力引进“两头在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业企业,新上一批有市场前景、有发展实力、有效益回报的新兴工业,实现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打造光泽工业园区,加快工业平台建设。金岭工业园五年内开发建设3000亩以上,引进工业项目60个。同时,继续抓好和顺食品工业园和鸾凤、崇仁、寨里、华桥等五个工业组团建设,使工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和谐光泽”。围绕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认真实施《特色经济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结构调整、龙头带动、土地流转、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的发展步伐。强化社会保障职能,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稳步扩大城乡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并重,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高度重视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强化森林资源培育与管护,加大对西、北两溪的整治力度,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和防控体系,不断深化“平安光泽”建设,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努力建设“魅力光泽”。尽早开工建设邵光高速公路,全面完成农村公路硬化。开发北溪第二水源,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增强能源支撑保障能力。围绕建设山水城市目标,完善城市运作机制,加快启动文昌路改造、杭西片区旧改,完成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建设,稳步推进城南、城西新区开发,拉开城市框架,增强县城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数字光泽”建设,实现县、乡镇两级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加快城区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改造,稳步扩大通讯信号覆盖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营造服务环境。围绕增强服务功能与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运行,科学设置、合理整合服务机构。健全完善民营经济融资担保、信用评价、人才培训、技术信息、法律服务和行业协会等服务体系,促进资金、技术、人才向民营企业聚集。加强公务员队伍培训教育,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强化行政监督查纠,杜绝影响损害发展行为的发生,形成全社会支持企业、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优化人文环境。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光泽精神”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宏扬地方特色文化,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进信用乡镇、村、户建设,带动全社会诚信。
三、扎实做好20*年政府工作
20*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外贸出口增长20%;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具体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生产发展为核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努力优化农业结构。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水稻品种优质率达85%以上。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继续推进“一乡一品、一户一业”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扩大烟叶生产,力争烟叶收购10万担以上。继续推进油茶、茶叶、食用菌、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积极引进加工企业,带动中药材种植。大力加快资源培育,完成植树造林3.3万亩,竹林抚育18万亩,新植、低改竹林3万亩。继续做大做强以肉鸡为主的畜牧业,实现肉鸡养殖加工6000万羽,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落实粮食扶持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入。发展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新培育3家以上省市级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增值。发挥农村能人的示范作用,支持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施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技能、绿色证书培训,提高农民耕作技能。完善扶贫机制,促进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达到4135元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