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平凉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平凉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12-14 18:43:46   分类: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571
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格式,http://www.qihang56.com 平凉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市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思路目标,全面实施“四三二一”战略构想,深入推进“六个集中突破”,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任务是:强化投资拉动,强化产业支撑,强化民生保障,强化环境保护,巩固发展势头,加快发展进程。

  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减排5.4%和0.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7‰。

  按照上述目标要求,今年政府工作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构建比重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更加注重项目建设,加大争项目、引项目、建项目力度,以大项目、大园区、大工程的有效突破,夯基础、扩总量、增后劲,推进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提升“两翼齐飞”中我市的支撑能力;更加注重开放开发,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引强入平”机制,拓展合作交流领域,全方位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立足措办惠民实事,财力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千方百计帮民富、排民忧、解民难,不断夯实和谐发展基础;更加注重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绩效考评、督查考核等破解难题、推动落实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继续保持和发展谋大事,抓大事,高点定位,强势推进重点工作有效突破的良好工作格局;继续保持和发展共识共为,上下联动,真抓实干,同心协力促发展的良好局面;继续保持和发展自我加压,开拓创新,争先进位,奋力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风貌。

  重点在十个方面加快步伐、务求实效:

  (一)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做大经济总量。强化协调,确保西长凤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北延伸段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和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建成投产,750千伏超高压输供电二期、三期建成运营;争取平庆、平华铁路,平天、平宝、平崇安高速连接线,以及张家川至庄浪、庄浪南湖至鱼池两条二级公路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实施静宁至庄浪、泾川至灵台渗水坡两条二级公路改建工程。继续争取实施好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认真抓好省道过境段、通乡油路、农村道路通达通畅工程,着力实施好庄静大示范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林业生态、流域治理和梯田建设等项目,集中实施一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供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的势头。

  (二)加快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着力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一是突出重点,加快煤电化产业扩能延伸。做大华亭矿区,做强崇信矿区,加快灵台、泾川、崆峒煤炭、石油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转化增值,实现捆绑式开发、组团式建设、聚集型发展。确保大柳240万吨、新安90万吨矿井建成投产,新周、百贯沟、周寨3个60万吨煤矿技改扩建实现达产达标,大柳200万吨洗煤厂年内投产运行,邵寨煤田180万吨矿井、崆峒区煤焦化项目启动实施,全市新增原煤产能300万吨以上。力争崇信电厂一期上半年核准发电。加快推进平凉电厂三期、崇信电厂二期、华亭电厂二期和庄浪、灵台两个新建电源点的前期工作,协调扩大750千伏超高压输供电工程外输外送能力,新增火电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发电量达到90亿千瓦时以上。着眼煤制甲醇下游产品开发,加快20万吨聚丙烯、60万吨烯烃以及石油炼化项目前期工作。二是优化结构,扶持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做大做强。支持红峰、虹光、丰收、亨达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装备水平和基础配套能力,努力扩大拳头产品的产能和市场份额。支持皮革、肉食、生化制药和浓缩果汁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达产达标,论证新上一批新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继续支持宝马、恒达纸业扩能增效,力促皇甫谧制药大输液生产线、崆峒区中高档陶瓷砖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力支持海螺水泥二期建设和海螺集团战略性投资开发,建设全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大力开发新型墙体、防水密封、保温隔热、装饰装修材料等节能产品。三是强化载体,持续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以标准化厂房建设为突破口,加快3个省级工业园区和4个市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年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亿元以上,新建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新入园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项以上。加快峡门能源建材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积极推动平凉工业园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体化发展。四是推进节能减排,努力拓展环境容量。加快海螺水泥和祁连山水泥余热发电、平凉城区集中供热等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对煤电、造纸、制革、建材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管,促使治污设施正常运转。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进一步完善“粮-畜-沼”、“畜-沼-果”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互动式循环发展和企业内部循环生产,实现低耗能、少排放、少污染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集约型发展。

  (三)加快以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着力繁荣农村经济。一是围绕增产增效,在牛果等优势产业培育上再加力度。着眼“两个全覆盖”和提质增效,加快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步伐。牛产业开发,突出抓好玉米秸秆利用转化的广覆盖、基础母牛补贴、冻配改良技术应用和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新建肉牛冻配改良点100个,改良肉牛20万头,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5个,养牛重点县玉米秸秆转化率达到70%以上,全市肉牛饲养量稳定在100万头以上。果产业开发,突出抓好幼园管理、苗木基地、果业科技队伍以及各类认证基地巩固扩大四个薄弱环节,每县区抓建一个千亩苗圃,发展一批万亩优质果品示范园,全市新植果树经济林20万亩,新增丰产园6万亩,新建绿色果品认证基地1.5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6万吨,优果率提高到62%,实现果品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同时,在基础较好的区域发展以猪、鸡、羊为主的现代养殖,在条件较好的河谷川区和城郊地带,加快建设以设施种植为重点的蔬菜生产基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农民人均草畜、果菜产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高到43%。二是围绕惠农增收,在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上再加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产业配套,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新建2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10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稳步实施好泾川县省列新农村建设二轮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完善各类帮扶考核机制,完成50个整村推进项目,减少贫困人口4.2万人。三是围绕稳粮增收,在发展旱作农业上再加力度。以创建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全面落实各项抗旱保粮措施,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面积10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达到95万吨以上。四是围绕助农增收,在劳务经济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再加力度。着力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劳务基地巩固和劳务市场的拓展,实现技能型外向输出和产业服务型就地输转有机统一,全市培训农民25万人次,输转劳务40万人次,完成劳务收入30亿元以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兴办科技、信息、农资、农产品购销服务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户以上。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4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12元。

  (四)加快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扩大开放开发。完成市、县区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财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项举措。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积极推进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储备出让新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激励扶持政策。探索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创业再就业“三位一体”的担保扶持机制,激发城乡职工群众创业活力。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着眼市场找项目,创新招商方式,把有针对性走出去与有选择的引进来有机结合,加快“引强入平”步伐。巩固提升与华能、中水电、海螺、徐矿等大企业的合作,深化与中石化、酒钢的合作,鼓励支持有产品优势、装备优势、人才优势的企业主动走出去,与大企业、大集团开展联合型、互补型的战略合作开发。突出项目招商,实现煤炭就地转化、电能就地消化的快速提升和新型产业的有效突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80亿元以上。继续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领办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76亿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