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05-01 17:53:45 分类:情况报告 浏览次数: 824次关于某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某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xx年4月20日)
20xx年8月,某县被省、市确定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后,某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深入研究上级文件精神、充分结合本县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成立组织、摸清底数、外出考察、制订方案、研究论证和组织实施六步走的方略,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目前,我县已完成了前五步工作,部分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我县农村综合改革总体工作居全省前列,以启动早、进度快、谋划细,多次受到省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现将我县农村综合改革总体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机构改革的进展情况
(一)乡镇职能、机构编制及人员现状
1、乡镇职能
农业税费减免前,我县乡镇的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征收农业税,抓好计生工作,维持乡村社会治安,发展乡村基础设施,调解民间纠纷,发展各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组织农业生产,推动农村政治活动,发展乡村经济。
2、乡镇党政机关情况
20xx年机构改革时确定较大乡镇2个,一类乡镇10个,二类乡镇9个。
较大乡镇和一类乡镇设5个行政办公室:既党政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二类乡镇设3个行政办公室:既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室。
21个乡镇总编制703人,其中:行政编制640人,老干部服务编制21个,工勤编制42个。目前,21个乡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有430人,缺编273人,其中,公务员缺编249人,老干部服务缺编21人,工勤缺编3人.
现有的430人中按年龄划分: 51—55岁的12人,46—50岁的44人,41—45岁的63人,36—40岁的85人,31—35岁的135人,30岁及以下的91人;按学历划分:本科100人,大专219人,中专68人,高中41人,初中2人;按开支渠道划分:县财政361人,乡财政69人。
3、乡镇事业单位情况
乡镇下设4个事业单位(即: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经济服务中心、文化广播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编制根据乡镇情况确定,多少不等,最多的有44个,最少的有 18个,21个乡镇总编制564个,其中:全额事业编制252个,自收自支编制312个。
21个乡镇下属事业单位现有1417人,其中:全额事业单位现有159人,缺编93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现有1258人,超编946人。
现有的1417人按身份划分:干部721人,固定工397人,合同制299人;按年龄划分:56岁以上的7人,51—55岁的42人,46—50岁的100人,41—45岁的108人,36—40岁的135人,31—35岁的275人, 30岁及以下的750人;按学历划分:本科47人,大专229人,中专565人,高中473人,初中及以下103人;按开支渠道划分:县财政159人,乡财政开支1258人。
(以上统计数字不含县直派出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数)
4、派出机构情况
21个乡镇都设有卫生院、国土资源所、公安派出所、司法所。
某城镇、双井镇、车往镇另设有物价所、财政所、法庭、动物监督站。
北皋镇另设有物价所、法庭、动物监督站。
牙里镇另设有物价所、财政所、法庭。
德政镇另设有财政所、法庭、动物监督站。
院堡乡另设有财政所。
大辛庄乡、张二庄乡另设有动物监督站。
21个乡镇的派出机构中: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为行政机构,编制136人,实有123人,缺编13人。财政所、动物监督站为全额事业单位,编制78人,实有68人,缺编10人;其他派出机构均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800人,实有901人,超编101人。
(二)乡镇机构和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乡镇原有职能已不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
随着农业税的减免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转轨上道,被视为乡镇“中心工作”的农业税费征收、计划生育工作职能理应减弱,应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但是由于过来的传统体制,乡镇职能的转变受到了以下因素的制约:一是职能制约。过去,在以实现gdp、财政收入目标为主的职能定位下,往往视“催粮催款、超生罚款”为主要任务,这种职能不转变,就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服务;二是机构人员制约。过去,为了完成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目标,不断增机构、添人员(临时机构和人员),使得机构、人员越来越多,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干群关系紧张,也导致乡镇政府无力办农民急需的公益事业;三是体制制约。由于条块分割和条条统得死,县里一些派驻到乡镇的机构人员,乡镇政府难以领导、组织、指导他们充分发挥作用,结果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种情况反映到群众那里就是办事难。
2、乡镇党政机关及全额事业单位缺编严重
1996年推行公务员制度和20xx年机构改革后,我县严格按照公务员制度的要求,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严格控制了党政机关人员的增长,加之公务员的到龄离岗、退休等原因,造成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出现了断档,并已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由于我县财政拮据,严格控制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因此,近几年的全额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增加人员,出现了目前人员缺编。
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超编
在机构编制上,我县按上级要求,严格控制编制。目前,乡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258人,超编946人。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20xx年核减了事业编制。2000年我县乡镇事业单位编制为690人,在20xx年机构改革时,在省、市没有要求核减乡镇事业编制的情况下,我县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县里决定重新核定了乡镇事业单位编制,核减为564人,核减126人。二是大中专毕业生进入。2000年以来,按照充实基层锻炼的要求,县里将98、99年两届大中专毕业生391名分配到各乡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三是复退军人安置进入。2000年以来,按照政策,安置185名城镇退伍军人进入各乡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由于县委、政府严格控制全额事业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上述人员不得不进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是乡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超编的主要原因。
4、乡镇应付性工作太多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机构需承担县直多个部门分配的工作任务,上级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较多,有些部门动辄就执行“一票否决权”,致使乡镇不得不全力应付,牵涉了大量精力。
(三)乡镇机构改革拟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农村发展的要求和全省乡镇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结合某县实际,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设置乡镇机构,精简编制,合理分流超编人员,使乡镇机构改革稳妥进行。
1、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根据免征农业税后乡镇政府工作任务的变化,围绕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社会进步的目标,乡镇政府要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现代政府运行模式,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具体职能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在职能转变过程中,乡镇政府工作重点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强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对股份合作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支持和保护,切实做好财政、信息、信贷、加工、贮运等方面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和社会发展;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
改革后,县里要严格控制面向乡镇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原县政府职能范围内的工作任务,不得转移给乡镇承担;需要乡镇政府协助完成的工作,乡镇政府只提供服务,不承担责任;需县里和乡镇共同完成的工作,县里要提供相应的经费保证并赋予必要的权力。
2、重新进行乡镇类别划分
我县所辖乡镇21个,按照乡镇人口及农业生产总值的多少重新划分为三类。其中:某城镇、北皋镇、张二庄乡、牙里镇、回隆镇为一类乡镇,边马乡、沙口集乡、双井镇、泊口乡、南双庙乡、车往镇、大辛庄乡为二类乡镇,东代固乡、前大磨乡、北台头乡、德政镇、棘针寨乡、院堡乡、仕望集乡、野胡拐乡、大马村乡为三类乡镇。
3、设置精干的行政机构
21乡镇统一设置3个综合性工作机构,规格为股级,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调控办公室。某城镇、北皋镇人口超过5万人,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两个行政机构。
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承办党委、人大、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农村、共青团、妇联、武装工作;承办党委交办的其他事项,协调各办公室的工作关系;负责农业生产的指导、管理、协调、服务和镇村建设工作;政府日常事务和机关后勤工作,承办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