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集、并集
03-06 17:35:13 分类:高一数学教案 浏览次数: 127次2.如何理解
3.本例实为求两条直线的交点或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只不过是从集合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6】已知A为奇数集,B为偶数集,Z为整数集,求 ,, ,
,
【助学】
1.偶数包括哪些数?任意偶数如何表示?偶数集(全体偶数的集合)如何表示?
2.奇数包括哪些数?任意奇数如何表示?奇数集(全体奇数的集合?如何表示?)
【例7】设 , , ,求 , , , .
思考:“列举法还是描述法?”
答:描述法.
思考.议论.
口答结合板书.
或
想象并集的图示,或回忆并集的概念.
口答结合板书:A和B都是 的子集. ,
口答结合板书:
口答:综合考虑两个集合,从最小数开始,哪个集合的元素都取,一个不能丢,相同元素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只取一次.
审清题意.笔练结合板书.
解:
www.qihang56.com
倾听.理解.
审清题意.口答结合板书.
解:
是直角三角形,且 是直角三角形 是等腰三角形 .
审清题意.口答结合板书.
解: 是锐角三角形 是钝角三角形 是锐角三角形,或 是钝角三角形 是斜三角形 .
审清题意.
画数轴.画出不等式区域.倾听.解:
倾听.理解.
思考.答:子集.
思考.答:全集.
思考.答:空集
思考.议论.答: ,或
思考.答:A. ,
思考.答:分别是空集和A.
,
思考.答:
审清题意.
思考.议论.答:分别是直线 或直线 上的点集.或者分别是二元一次方程 和二元一次方程 的解集.
思考:答:求这两条直线的交点,或求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即求由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倾听.理解.掌握.
解:
www.qihang56.com
审题中发现未见过的集合.
思索.
答:0, , 等. ( )
或{偶数}
答: , 等. ( )
或(奇数)
解: {奇数} {偶数}
{奇数} Z={奇数}=A.
{偶数} Z={偶数}=B.
www.qihang56.com{奇数} {偶数}=Z.
{奇数}
{偶数}
审清题意.口答结合板书.
解:
培养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能力.
以新代旧.
培养想象能力.
以新代旧.
突出重点.
概念迁移为能力.
突出重点.培养能力.
落实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培养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13页练习1、2、3、4.
【助练习】第13页练习4(1)中 用一个方向的斜平行线段表示, 用另一方向的平行线段表示如图:
凡有阴影部分即为所求.
【讲解】看图,所得结果实际上还可以看作全集U中子集
www.qihang56.com的补集 则有 第13页练习4(2)仿上,如图,凡有双向阴影部分即为所求.【讲解】看图,所得结果实际上还可以看作全集U中子集 的补集 .则有: 以上两个等式称反演律.简记为“先补后并等于先交后补”和“先补后交等于先并后补”.反演律在今后类似问题中给我们带来方便,因为它将三步工作简化为两步工作.
四、小结
提纲式(略).再一次突出交集和并集两个概念中“且”,“或”的含义的不同.
五、作业
习题 1至8.
笔练结合板书.
倾听.修改练习.掌握方法.
观察.思考.倾听.理解.记忆.
倾听.理解.记忆.
回忆、再现学习内容.
落实教学目标
介绍解题技能技巧.
学习内容条理化.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教学设计方案除继续遵循“集合”方案中的“主体教学思想”外,着力研究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多媒体(投影仪)的助学作用.
2.反演律可根据学生实际酌情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