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唐山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唐山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12-14 18:43:46   分类: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836
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格式,http://www.qihang56.com 唐山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千个项目保增长调结构攻坚行动,全市安排重点项目1058项,总投资1.0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xx亿元。突出抓好“四个一批”:开工一批,力促曹妃甸电动汽车、丰润装备制造园区石油套管等400个项目开工建设。完工一批,确保华电临港重型装备制造、承唐高速二期等200个项目完工或部分完工。推进一批,加快中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京唐城际高速铁路等100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尽早启动建设。继续做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申报争取和建设工作。谋划一批,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改造、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抓紧谋划和储备一批大项目、新项目,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项目。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启动好民间投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优化项目投资环境,保障重点项目用地、资金等要素需求。用足用好国家信贷政策,抓住国家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围绕信贷投放重点,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全年新增贷款500亿元以上。加快唐山商业银行战略重组,力争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更多的外埠银行进驻唐山;鼓励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探索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公司,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组织,提高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抓住我市被列为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机遇,瞄准中外先进技术和水平,开展对标行动,加大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力度,做优做强三大支柱产业。钢铁产业,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的思路,以首钢、唐钢、渤海、长城、津西等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为龙头,加快整合重组步伐,引导产业向南部沿海地区转移、向各类园区集聚,尽快构建起产业集群化、装备现代化、产品精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的现代钢铁产业体系,加快向钢铁强市迈进。装备制造业,以建设国家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和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为目标,以丰润中国动车城、开平现代装备制造园和曹妃甸装备制造园等产业园区为依托,加快实施高速列车生产配套装备、重型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化工产业,以推进曹妃甸大型石油炼化项目为突破口,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特色产品链,加快构建石化、煤化、盐化“三化合一”产业新格局。推动水泥、陶瓷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着力培育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着眼于构建唐山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以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形成绿色增长新板块。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等产业,构筑国内一流新能源产业集群。环保产业,积极引进瑞典、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技术,重点开发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资源再利用技术与工艺设备等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加快培育发展以生物制剂、化学原料药深加工、现代中药、生物制造和生物能源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同时,积极培育电子信息和文化创意产业。

  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落实鼓励支持政策,在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壮大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坚持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抓住我市被列为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机遇,加快曹妃甸、京唐港、空港城三大物流园区和装备制造、钢铁两大生产服务型物流集聚区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业上规模上水平。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增长40%以上。加快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完善规划、整合资源、塑造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游、工业游、乡村游、海滨海岛游、皇家文化游和体育休闲游、生态湿地游,突出抓好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唐山湾“三岛”开发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努力把唐山打造成环京津休闲旅游活力地区,加快建设国家知名旅游城市。

  加快沿海临港产业聚集发展。围绕壮大新型工业化龙头,以曹妃甸为重点,以产业聚集为核心,掀起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新高潮。今年唐山湾“四点一带”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0亿元,其中曹妃甸新区完成1500亿元,分别增长45%和50%。坚持把产业聚集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快曹妃甸县(市)区临港产业园区和各专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促项目落地开工,打造沿海产业集群带。围绕建设绿色港口目标,完善落实绿色港口建设指标体系,抓好矿石码头二期、通用码头三期、煤码头续建等工程建设,力争矿石码头三期、煤码头三期开工建设,唐山港货物吞吐能力突破2亿吨。完善路网、供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确保滨海大道全线贯通,谋划启动南曹快速路、滨海大道西延等项目建设,提高产业承接能力。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今年是全面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过硬的措施、更加有力的手段,继续深入实施省“双三十”和市“10100”工程,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以曹妃甸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司家营循环经济示范区为龙头,以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为重点,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狠抓完工项目正常运营,新谋划实施100项节能项目、100项减排项目。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监测监察,严格“两高”项目禁(限)批管理,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加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相结合,广聚创新资源,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开放式的科技创新机制,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全市财政安排科技资金3.6亿元,重点实施4个重大科技专项,转化150项重大专利技术,加快智能机器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步伐。加强电动汽车、循环经济技术、生态城市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打造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积极推进唐山科技城建设,启动建设唐山环渤海知识市场,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进中科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建设,引进中科院研究所达到8至10家,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平台。通过打造“三个平台”,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壮大。积极争取列为国家“十城千辆”和“十城万盏”试点城市。

  (二)围绕建设生态城市,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城市建设改造为抓手,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落实生态理念。以曹妃甸生态城141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为样板,通过制度规范、政策引导、政府推动,把指标体系贯彻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快城市“四大功能区”等新城建设,努力打造生态新城区。积极利用节能环保新材料、新技术,推进市县旧城区生态化改造。以南湖为模板,加强对采煤沉降区、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治理和修复,打造生态城市新板块。持续开展绿化唐山攻坚行动,新增造林绿化面积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全力做好2013年中国花卉博览会和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申办和筹备工作。

  完善城镇布局。围绕构建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落实“双核两带”空间布局和总体思路,同步推进“大城市”“大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快完善主城区功能,稳步扩大规模,逐步发展成为300万人口的大城市;加快曹妃甸生态城建设,努力建成生态示范城市;加速县城扩容升级、扩大人口规模,努力朝着中等城市目标迈进;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每个县(市)区培育1至2个5万人口以上中心镇,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提升城市功能。按照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目标,全面提速“四城一河”开发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使城市发展功能、服务功能、人居功能、休闲功能更加完善。南湖生态城,以中央生态公园全面升级、西部和北部片区全面开发、东部片区全面启动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体育休闲、旅游服务、房地产开发、软件与文化创意等项目建设,使南湖开发建设再上新台阶。曹妃甸生态城,以市政工程、公共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完成起步区路网建设,启动轨道交通、生态城医院等一批城市功能项目,加快科教城建设,尽快形成起步区城市基础框架。凤凰新城,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青少年宫、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争取中央带状公园、金融街、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空港城,尽快实现军民两用机场正式通航,加快路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起步区村庄搬迁改造,力争一批产业项目尽快落地。陡河青龙河改造,57公里环城水系全线贯通,完成全线景观改造和绿化建设,打造滨水生态景观带和服务业产业带。推进大城山区域开发,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抓好城市路网、新火车站区域开发、百货大楼周边区域改造、城中村改造等旧城改造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旧城区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